精彩评论






嘿吉林的朋友!冻得你鼻毛都结霜了吧?别急三亚鹿回头那边的椰风海韵,正等着给你来个热带暴击!想象一下从零下20℃直接跳进30℃的阳光里,嘴里塞满刚捞上岸的生猛海鲜,耳朵里全是海浪声……这感觉,绝了,
不过话说回来其实咱东北人去三亚,最扎心的就是钱包疼不疼吧?你想想机票、住宿、还有那些看着就流口水的海鲜,加一起没个上万块?其实我去年去就被宰过一刀,一碗清补凉居然收我50块!气得我差点把碗扣他头上,
鹿回头那边海鲜摊多到数不过来,不过你可得睁大眼睛看清楚,其实最坑的就是那些挂着“游客价”“本地价”双标牌的摊位,我亲眼见过隔壁桌东北大哥点了个龙虾,结算时标价300本地人过来买居然只要180!据我观察像清蒸石斑鱼此类正常价格一斤60-80,但游客简单被宰到120+,你提早在“三亚海鲜市场”小程序查好当日参考价,心里有底就不怕被坑,不过话说回来其实跟摊主砍价时加点本地话,比如“老板今天天气这么热,给个优惠嘛”效果出奇好,
海鲜品种 | 正常价格/斤 | 游客常见宰客价 |
石斑鱼 | ¥70-90 | ¥120-150 |
带子 | ¥40-60 | ¥80-100 |
其实三亚椰子多到泛滥,但大部分游客只知道椰子鸡。你知道吗?当地人才懂的“椰子饭”才是精华,就是把糯米塞进新鲜椰子壳里蒸,那香气啊隔着两米都能闻到。去年我蹲在渔港边看到当地人买椰子饭才¥15一个,不过游客专柜就敢卖¥35。你下次去能够试试在“鹿回头渔港”下午5点后去买,许多摊主急着收摊会便宜不少。其实椰子鸡虽然好吃但人均¥80+不如换成¥20就能吃到一大盘的椰子饭,还能省下钱买更多海鲜。
清补凉看着简单其实学问大着呢,你想想那些料堆得像小山似的,其实不少是冰块!去年我在鹿回头广场边买过一碗,料是够多但挖开一看,椰果、薏米、芋圆加起来不超过10块。不过现在三亚有许多专门做清补凉的店,比如“椰满堂”他们家一碗¥15的,料就比景区摊位¥30的实在多了。其实你能够学我买几个小料自身搭配¥10就能搞定一碗,味道还更合本身口味,
鹿回头旁边的“第一市场夜市”才是美食天堂,不过你可得避开那些挂着“网红”招牌的店。其实去年那个“网红炒冰”摊,本地人从来不去但游客排队排到腿软,¥20一小碗隔壁本地摊主卖¥8。你跟着当地人走比如看到一群穿拖鞋的本地人在吃,那肯定错不了,不过现在夜市也有价格公示牌,你买之前先拍张照片存手机里,心里有数就不怕被坑。其实像海南粉这类传统小吃,正常¥15-20但网红店敢卖¥35,你说气不气人?
三亚水果多到吃不完,不过水果捞这玩意儿水很深。你知道吗?其实许多摊位会用进口水果冒充本地水果,比如把智利车厘子当三亚产卖。去年我就看到个摊主把去年库存的芒果当新鲜卖,不过后来在“三亚水果批发市场”门口的水果摊,¥20就能买到比景区贵摊位¥50还新鲜的芒果,其实你能够学我直接去市场买水果然后找个小摊加工成水果捞,¥5就能搞定加料服务,不过现在有些连锁水果店像“鲜果派”,他们有明码标价你买之前先问清楚单价,就不会被坑。
鹿回头那些靠海的餐厅看着高级,其实点餐有门道。你留意看菜单其实很多餐厅会有两套价格,一套是电子菜单一套是纸质菜单。去年我在“海景一号”吃饭,电子菜单上清蒸鱼¥120纸质菜单上写¥90。不过现在很多餐厅有价格监管公示牌,你点菜前先找找看。其实最实惠的是拼桌我和同事4个人合点4道菜,人均¥60吃得饱饱的比一个人点套餐实惠多了。不过记得提早在“大众点评”查好餐厅评分,别被“环境好”冲昏头,有些店环境好但菜价贵得离谱。
其实现在三亚很多餐厅着手推行“分餐制”,比如鹿回头附近的“海角七号”,他们家推出了¥88/人的海鲜自助,但限制每人只能吃3种主菜。不过此类模式其实更适合家庭出游,单人去的话还是点菜更划算。据我观察今年已经有超过30%的餐厅着手尝试这类模式,未来或许会成为主流。不过对东北游客而言其实还是点菜更习惯毕竟咱东北人吃饭,讲究的就是一个“豪爽”。
嘿现在你知道为啥说“三亚穷游客”了吧?不过别怕只要跟着我的攻略走你照样能吃遍三亚,钱包还能鼓鼓的!从今天起告别“被宰”的噩梦开启你的“舌尖省钱”之旅吧。